方益聚焦
当前位置:首页 > 方益业绩 > 方益聚焦
时代精神的担当与作家的使命意识 ——序李彦广报告文学《追日》
发布人:2013/4/17 10:49:12 作者:杨焕亭 点击量:

 李彦广先生将他著的长篇报告文学《追日》送给我看,时值我正在紧张地筹备“我与祖国同生日”庆祝建国六十周年主题晚会。六十年,在人类历史上只不过是暂短的一瞬,然而,任何一个用历史目光去回眸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风雨历程时,心中都会荡起“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诗意感慨。的确,这是一个风流竞采的时代,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一个才俊云集的时代。本书所记述的人物——一赵志宏,无疑是这璀璨夺目的星云中沉默而又闪亮的一颗。作家创作的文本在一种宏阔的历史背景下,以翔实可信的事实,生动感人的细节和朴实无华的文笔,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用共产党人强烈的使命感去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宗旨;用殷殷的赤子情怀去拥抱故乡土地,用夸父追日的精神去书写生命乐章的乡村支部书记的心路历程,从而引发我们对报告文学与时代精神的关系和一个作家以一个怎样的创作姿态去贴近生活、深入生活、反映生活这些涉及到文学基本理论的命题的深层思考。

对于什么是报告文学、怎样写报告文学这些被评论界反复争论的范畴和概念,我这里不展开去说。在我看来,报告文学是除新闻之外所有文体中最迅速、最快捷、最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的体裁。它总是以自己的敏锐和前沿,追逐着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性的火热生活,担当着记录时代痕迹,展示时代风采、反映时代精神和揭示时代趋势的神圣责任。然而,时代精神从来就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总是伴随着生活的旋律而打上不同历史时期的烙印,同时又保持着不同历史背景下的精神瑰宝之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从而使得我们对于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内核达到一种规律性、真理性和人文性的认知。《追日》的主人公赵志宏身上所携带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服务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与时俱进、勇于改革的精神,正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缩影。作品以翔实的资料、典型的事实,记录了农民的儿子赵志宏在九嵏山下贫瘠的土地上崛起,带着父老乡亲的期望,走上农村基层领导岗位,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向贫困宣战,向穷山恶水宣战,向共同富裕进军的风雨历程,客观地、真实地而又全方位地展示了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黄土地的儿子怎样地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尧召村改造为富甲一方、跻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典型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可以看出,从采访到构思、从布局到剪裁,都体现了一个报告文学作家的求实、求是、求真的写作追求,这样,无论是作为农村基层干部的赵志宏,还是作为劳动模范的赵志宏,在读者的心目中,就不再是一个概念化的存在,而是一个血肉丰满的、可感可触的生命个体,而这正是报告文学作品不同于新闻作品,有异于小说作品的魅力所在。
作家以什么样的姿态切入人物的“历时态”的生命存在,不仅见证着作家的价值观和历史观,更考验着作家对生活的认知水平,考验着作品的审美效应。赵志宏是新中国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亲历者。对于这四十多年的历史怎么看,我们从中读出了作家深沉的历史观,读出了一种矢志不渝坚持和坚守。赵志宏当然不能摆脱时代对于他的思维和精神的规范。然而,可贵地是即使是在那样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下,他那种独立探索和矢志不渝的坚守,仍然不可遏止地表现出来。他为维护群众的利益,三次顶着“左”的压力,从与公社领导辩论到与省级领导说理,从反对割“资本主义尾巴”到反对搞形式主义,每一个画面都是感荡心灵的,于是,一个共产党员善于思考、敢于坚持真理的立场和精神跃然纸上。支撑他全部行为的,就在于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人格品节。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坚实的铺垫,所以才有了他决然辞去“铁饭碗”,回村治穷致富的胆识和勇气;有了敢于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鼓励群众搞活经济的智慧和远见;有了他工业富村的多谋和善断;有了当改革春风吹醒了脚下的土地时,他不失时机地把握时代脉搏,搏击市场经济大潮的壮举和创新。如果说,以“治水”三部曲为主线的物质文明建设在我们展示出赵志宏生命历程中的“一以贯之”的旋律:这就是发展是硬道理,不发展就没有希望;那么“兴教”三部曲为主题的精神文明,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穿越时空的“核心”,这就是以人为本,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全部出发点和归宿。这样,那座矗立在村口的“重文塔”,就不仅寄托了赵志宏对从尧召村走出的一代新人的希冀,更从认识论的高度表现出一个乡村基层干部对什么是科学发展,怎样实现科学发展;什么是以人为本,怎样体现以人为本这些科学发展观的重大课题的理性解读。这些发生在一个乡村基层干部身上的故事亮点,对于我们今天某些人只唯上,不唯实;一方面高喊科学发展,而在实践中却一再违背科学发展的行为,无论从什么角度都是振聋发聩的。
为英雄人物树碑,为先进典型立传,为时代精神鼓呼,从来就是报告文学神圣的、庄严的使命。然而,在本书作者的审美视野中,英雄人物从来不是一个单个的抽象物,他们在现实性上仍然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论他们的人生怎样辉煌,他们的脚都坚实地踩在故乡的土地上;他们生命的源泉始终在爱着他的父老乡亲中,因此,作者笔下的赵志宏丝毫没有给读者留下“鹤立鸡群”的印象。他有着与常人一样的爱与恨、悲与欢、孤独与寂寞。他同妻子李淑琴在风雨中相识,在创业中相恋,在艰危中相扶,在奋斗中相伴;他的成功背后,始终站着一位默默无闻的可敬的女性;他们的爱情如同千年陈酿,弥久益醇;他同老书记同舟共济,肝胆相照,光明磊落,共同描绘着故乡改革和发展的蓝图,而没有时下某些基层班子成员间那种心理上的疙疙瘩瘩,利益上的蝇营狗苟;他同他的乡亲们息息相关,血肉同脉,汲取他们的智慧和营养,与他们一起分享发展的甘甜和喜悦。这才有了杨学智那些脍炙人口的乡村歌谣,有了赵忠海在“新农村建设现场会”上一口气从12个方面礼赞他业绩的精彩发言。“细节决定真实”,看看作家饱蘸浓墨的文字:
“说到动情处,赵忠海的说话声有些颤抖……他强忍着感激的眼泪说:‘他脚踏着尧召的土,心想着尧召的人,只要群众能过上好日子,刀子剪子他肯咽,再苦再累他心甘。’”这一个细节,把主人公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表现得淋漓尽致。
至此,一个血肉丰满、情感丰富、可触可感的赵志宏以生命的灼灼光彩站在了读者面前。他是杰出的,又是平凡的;他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又是知冷知热的男人;他是率领群众改天换地的领头雁,又是永远依偎在群众怀抱中的人民的儿子。
除了报告文学自身对时代使命的担当,就语言而言,他十分讲究文字的张力,情感的宣泄,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的语境还显得过于平实,对于时代背景的勾勒还缺乏俯瞰和扫描的气魄和视角,这当然不影响我们从总体上肯定本书的思想和艺术价值。期待他早日面世,走进读者中。(2781字)
(本文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长篇小说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咸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2009年9月8日于咸阳广播电视局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